2010年4月,以人民網為班底,聯合中科院研發力量,人民搜索研發團隊正式組建;6月20日,人民搜索測試版上線;12月20日,人民搜索新聞搜索1.0版上線。
人民搜索每位員工名片的背面,都赫然印刷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字
人民搜索致力于做有公信力的搜索,提供真實、客觀的信息;做有價值的搜索,提供實用、有益的信息;做健康的搜索,提供綠色、環保的信息
下午6點,北京泰達時代中心1號樓5層,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的會議室里,一場業務研討正在激烈進行。
總經理鄧亞萍同執行副總經理宮玉國、董事會秘書郭一澎坐在桌邊。這位昔日的乒乓球世界冠軍,此時顯然不愿過多打斷同事們的發言,而是冷靜地聆聽著大家關于公司業務方向的激辯,不時點點頭,在本子上寫下幾筆。
這一天是12月21日,人民搜索新聞搜索1.0版上線的第二天。此時的京城,不少人已經奔走在回家的路上,但在人民搜索1300平方米的工作平臺上,看不到任何結束工作的跡象。墻上,“12·20新聞搜索1.0版上線誓師大會”的橫幅依然醒目。
“在世界各國紛紛將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在谷歌等互聯網巨頭稱雄全球的今天,在國外企業主導信息產業規則制定權的今天,在商業搜索引擎追逐利益良莠不齊的今天,我們必須搶占搜索引擎這一產業制高點,舉起搜索引擎這一信息海洋中的燈塔,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利器維護國家權益,給4.2億中國網民提供綠色安全的互聯網環境。”
12月20日,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在上線儀式上所講的這段話,是人民搜索團隊肩頭沉甸甸的使命所在。
正是這種特殊的使命,讓這支新生的“搜索引擎國家隊”吸引了來自公眾、業界、媒體的諸多目光。
逐夢自主知識產權
搜索引擎號稱“信息時代的燈塔”。在互聯網信息爆炸式增長,國家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誰抓住了搜索引擎,誰就抓住了話語權,抓住了互聯網上信息傳遞的主動權。
“搜索引擎關系著文化與社會的安全,關系著信息處理標準掌握在誰的手上,也關系著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國家的文化傳承。”有專家如是表示。也正因如此,近年來,各國紛紛花大力氣去研發有自主知識權的、屬于本國的搜索技術。
近年來,我國在搜索引擎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客觀而言,仍處于第二集團位置。相比Google等全球搜索巨頭,在數據資源和技術積累等方面,仍存在相當差距。
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發展和紛繁復雜的國際輿論格局,2008年,中央決定將建設自主知識產權的搜索引擎,納入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和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建設規劃。經過反復答辯、論證和醞釀,2010年4月,在人民日報社編委會的部署下,以人民網為班底,聯合中科院研發力量,人民搜索研發團隊正式組建。
搜索市場是個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行業,是各互聯網巨頭的爭奪重點。起步晚,資金又有限,人民搜索要想建設自主知識產權的搜索引擎,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以最快速度拿出一個初步的產品,這支隊伍夜以繼日,爭分奪秒。
最初的研發設在人民日報社院內,后來干脆搬到附近的第一商城進行封閉開發。“兩個月沒怎么下樓”,一位參與當時封閉開發的員工說。
封閉研發期間,負責底層搜索核心研發的團隊,十幾個人工作、吃飯、睡覺都在一個小小的三居室中。餓了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礦泉水,累了睡在地板上。
“那段時間因為壓力太大,經常敲擊著鍵盤,鼻血就流下來了”,研發部員工張成回憶說。
正是在“拼命三郎”式的高強度開發中,人民搜索完成了最初的架構搭建和代碼編寫。6月20日,人民搜索測試版上線。
“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不足,但這是我們的第一個起點。”宮玉國說。
人民搜索測試版上線當日,張研農在自己的人民微博上發布了這樣一條信息:“人民搜索還是個嬰兒,但是他是國產的,而且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一定能很好成長,請網友們多呵護”。殷殷期許之情溢于言表
“世界冠軍”總經理
11月5日,總經理鄧亞萍主持開展了人民搜索第一場“頭腦風暴”活動。這是她來到這家公司后的創舉,旨在企業內部建立適應互聯網產業特點的創新文化。
20多位中高層員工與業務骨干從公司現狀、戰略方向、業務開展、員工招聘、企業文化等多個方面直抒胸臆、建言獻策。會議持續到晚上近十點鐘,人們仍然意興勃發。
談到人民搜索,鄧亞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2010年9月25日,這位昔日乒乓球世界冠軍、劍橋大學博士,從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的位子上“華麗轉身”,出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人民搜索總經理,成為這個全新搜索引擎的“主心骨”和“發動機”。
在外界看來,鄧亞萍的上任,給新生的人民搜索,賺足了眼球和人氣。人們在感嘆她勇于拼搏、為國爭光的傳奇和精神有了新的舞臺的同時,亦有人對體育背景的她能否適應新的角色表示擔心。
“她辦事重開拓,講流程,重規則。她讓公司管理更加規范。”總經理助理何春強評價說。
9月28日,人民搜索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0月14日,人民搜索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她的工作如同她的球路,一樣樸實無華,一樣切中要害。
上任以來,鄧亞萍在公司熬夜是家常便飯。為盡快了解公司情況,融入公司,鄧亞萍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據總經理助理楊松回憶,鄧亞萍來后就要走了以前的報告和文件資料,擠時間翻閱,仔細研究,此外,還把公司的很多員工叫去聊天,了解整個公司的情況。
除此之外,鄧亞萍開始馬不停蹄地拜訪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她去了中科院、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也拜訪了張朝陽、李開復等業內人士,請教學習、聽取建議。
在嚴格管理和拼搏之外,鄧亞萍身為女性管理者的一些做法,也給公司帶來了不少的溫情色彩——每個月,人民搜索都會給本月過生日的員工過集體生日,“不管多忙,亞萍都會到場,給過生日的員工送上生日祝福,和大家一起吃蛋糕、唱生日歌,做游戲。”何春強說。而不久前,剛剛榮升為爸爸的四位員工更是對于公司專門為他們舉辦的別開生面的“慶生會”激動不已。
人才是互聯網企業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鄧亞萍求賢若渴。12月6日晚19時,人民搜索2011年校園招聘活動在清華大學拉開帷幕。7日,北京大學;8日,北京郵電大學……在她的帶領下,人民搜索校園招聘隊伍馬不停蹄。
她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時表示,互聯網是一個技術創新的海洋,唯有集聚頂尖高手才能在競爭中取勝。人民搜索期待中國最優秀的工程師加盟,在國際互聯網競爭的舞臺上展現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12·20”再起航
12月20日下午,人民搜索新聞搜索1.0版上線儀式在北京舉行。出席儀式的中宣部副部長蔡名照評價,這是“人民日報社大力推進搜索引擎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也是人民搜索對新聞搜索模式的一次創新與探索”。
張研農說,這是令人振奮的一天,是載入人民日報社發展歷史的一天。
正如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董事長馬利在此前的誓師大會上所言:人民搜索邁出堅實的兩步——一步是,新聞搜索1.0版上線,體現了人民搜索腳踏實地、銳意創新的作風;一步是,“中國搜索引擎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辦,體現了人民搜索敞開胸懷、海納百川的心態。這一天,人民搜索這個初生的企業再次聚焦在業界及公眾的視野中。
相較之前的測試版,新上線的新聞搜索,不僅搜索準確性、數量均大大提高,一些富有創新性的細節,比如“事件模式”、搜索結果預覽、新聞熱度等功能也都讓人眼前一亮。
對此,主管內容的總經理助理劉鋒頗有信心:“新聞以客觀事實為載體,蘊含著思想,傳播著文化,體現著導向,作為人民日報社旗下的媒體企業,在新聞搜索方面大膽嘗試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也是人民搜索題中應有之義。”
上線當天同時舉行的,是人民日報社、中國社科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以及人民搜索、中科院計算所聯合實驗室的揭牌儀式。
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在講話中表示,“以此為契機,雙方將攜手共進,共同推進國家級搜索引擎項目的建設,為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技術創新、轉移和應用模式,加快培育國家信息產業做出新的貢獻。”
事實上,創業伊始,從框架設計到技術研發,從產品開發到后續改進,中科院計算所深度參與了人民搜索研發的全過程。
而這種合作,也促成了雙贏——人民搜索獲得了有雄厚科研積累和實力的中科院計算所作為后盾,而中科院計算所則得到了將所研究的成果應用于大規模平臺的機會。
中科院計算所網絡重點實驗室主任程學旗介紹說,與人民搜索開始合作后,計算所就把所里從事與搜索有關的研究人員做了調整合并,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團隊,與人民搜索的技術團隊對接。“我們的技術分成了兩個隊伍,一部分常駐人民搜索現場,一部分留在計算所提供后臺支持。”至今,他還保持著和人民搜索副總經理徐秋野每天見面或通電話的習慣。
如今,計算所的兩位老師帶著約10名研發人員,常駐在人民搜索公司,他們有自己的工位,和正式員工們一樣的工作。
中科院計算所高級工程師張剛是帶隊老師之一,在他的感受中,“學生們在這里工作后,有很大的變化和收獲——研發和創新不再是閉門造車,而是更加有的放矢了。”
張剛特別提到了Google的模式,“Google是產學研一體化的典型,希望我們也能在這方面做成更多有成效的探索。”
“為人民服務”
人民搜索每位員工名片的背面,都赫然印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做人民的搜索”,“這不是口號,是有內涵的,是我們扎扎實實在做的,已經內化為我們的企業文化。”徐秋野說。
一位管理層人員這樣解釋他們對“人民的搜索”的理解和探索:人民搜索致力于做“有公信力”的搜索,提供真實、客觀的信息;做“有價值”的搜索,提供實用、有益的信息;做“健康”的搜索,提供綠色、環保的信息,從而最終建立“國家級的專業深度公共搜索服務平臺”。
鄧亞萍表示:“中國在國際互聯網舞臺上的話語權還不強,這跟我們現在4.2億網民的擁有量和最大互聯網國家的身份是不匹配的。我們應該為中國互聯網多做一點貢獻。人民搜索愿意貢獻小小的力量,成為值得廣大網友信任和依靠的貼心幫手。”
專業為移動互聯技術的何銳坦言,在人民搜索是一種挑戰中實現價值,艱辛中體驗幸福的經歷。人民搜索移動客戶端上線的日子,他的孩子呱呱墜地。“小家伙和我配合得非常好,一點也沒有讓我分心。” 剛剛身為人父的何銳疼愛中透露著自豪。
付金冰在人民搜索運營部工作,他的女兒剛滿兩個月。家在河北保定的他,只有周末才能回去看望家人。為了不耽誤工作,他總是趕早班車奔赴工作崗位,而每周一,第一個到辦公室的,常常就是這位年輕的父親。
楊青,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從一家互聯網巨頭來到人民搜索。他說,自己看重的,是人民搜索的企業文化和理念。“我來這個公司,追求的是自身價值、網民價值和公司價值的結合。”
路漫漫其修遠
客觀地講,人民搜索自誕生以來,成長的歷程中,有期盼,有祝福,有鼓勵,有肯定,同時也有爭議,有質疑,有批評,有指責。
對此,宮玉國坦言,他們并沒有抱怨,“要有承受力,在爭議中成長。”他說,“我們會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坦然面對。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用事實說話。”
人民搜索的標識,一度被指責有模仿之嫌,對此,宮玉國感到很不解。“人民搜索的標識是完全國產的。我們力圖創作出有中國味道的標識,所以選擇了中華第一龍——紅山龍為母本,體現中國文化的根。用水墨方式勾勒出主域名。用方章鐫刻上人民搜索的中文,透著濃郁的中國氣息,怎么是模仿呢?”
當然,受質疑更多的還是人民搜索的前景。有人為人民搜索捏著一把汗,認為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基本瓜分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夾縫中求生存的人民搜索舉步維艱。
背負著“搜索引擎國家隊”的名頭和壓力,但在人民搜索的團隊看來,“從來不敢說我們有什么優勢”。“人民搜索是市場競爭的普通一員,我們必須靠實力說話。提升技術、加深對用戶的理解,提供人民需要的服務,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宮玉國說。
12月20日舉行的中國搜索引擎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說,鄧亞萍有世界冠軍的范兒,執行力非常強,我對人民搜索有信心。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搜索引擎的發展方興未艾,人民搜索應該能夠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
“1.0意味著我們的技術和服務才剛剛起步,必然會有很多不足。古語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的‘道’是為人民服務,而‘一’是一個起點,意味著我們從此開始上下求索,永無止境。”鄧亞萍在介紹新聞搜索1.0版時,也表明了人民搜索對于未來的艱辛和付出有著充分的心理準備。
“我們一定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轉變,如果我們今天停一步,明天就會慢百步”, 在談及人民網、人民搜索等新興媒體的未來時,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恒權這樣說。